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首页 > 学思践悟

        走不出的边缘---读《梁漱溟传》有感

        时间:2022-04-21  来源:  字体大小:放大 正常 缩小  浏览次数:

          二十世纪的中国,与马克思主义、自由主义这些主流势力相对垒的第三种思潮流派——文化保守主义者中,有一位被后人誉为“最后的儒家”的知识分子---梁漱溟。

          作为一位学者,学问家,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初期,他并没有同其他知识分子一样蜂拥而上地高举“全面反传统”的新思想旗帜,而是站在他们的队伍以外,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是看对了病症用错了药,他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现代化的出路并不在此,但又不愿将精力用于空洞无效的理论论争,他默默离开了这个中心,自己在学术的边缘躬行践履,身体力行。

          面对民族危机日趋加深的形式,中国的知识分子大多弃笔从戎,理所应当地投身于民族自救洪流中。西安事变发生后,他并没有像一般人那样高扬爱国热情,去劳军、去服务,一致对外。他说:“我现在是和一般人有一种距离的。”他远离时代战争的中心,到了远离城市的边缘之地---乡村。

          “我心有涯愿无尽,心期填海力移山。”他有着很大的抱负,想用现实的态度来救人,但他并没有走向那个硝烟弥漫,枪林弹雨下的抗战中心,即使那里更能显示自己的拳拳爱国之心,更能给自己带来认同和荣誉。同那些受时局刺激影响的兴奋者不同,他“有些冷漠”地回到了偏远的农村,在这样一个边缘地带,以“出家人精神”执着于自己的乡村建设工作。

          当抗战的硝烟褪去,文革爆发,厄运降临到了这个戴着瓜皮帽的“封建思想代表人物”头上,“批梁”运动一次又一次宿命般地在几近相同的挫折中轮回反复,但他不思改变仍直抒己见。晚年的他,更多的是沉默,他不愿处在那个可以指鹿为马,黑白颠倒的社会中心。他只说了一句话:“三军可夺帅也,匹夫不可夺志也。”然后独守在自己的边缘地带。

          他一生似乎都没有走出社会的边缘。但也是在学术的边缘地带,他的言论激起了数十年中西文化的激烈论争;在远离城市的边缘地带,他使知识分子与农村平民结合形成了新的力量;在对抗文革的边缘地带,他坚守了一生所求的言行相顾,表里如一。

          后人评说他一生救国救民,堪称“中国的脊梁”,但他始终对这些称号敬而远之,并不愿意站在众人褒奖的中心,只希望能在自己所开辟的边缘做到理想至纯,不舍众人。

          梁漱溟先生题写的《这个世界会好吗》,以朴素的设问提出了人生的大问题。百年前的中国,你所站立的地方,就是你的中国;你怎么样,中国便怎么样;你是什么,中国便是什么;你有光明,中国便不再黑暗。百年后的今天,作为一名年轻的中共党员,未来中国的分量和重量也应该紧紧把握在我们的手中。(市税务局 周佳纯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