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无锡网上公安

        网站支持IPv6

        繁体版

        当前位置:首页 >> 新吴分局 >> 警务公开

        【安全防范】开学季反诈贴士,请查收!

        时间:2023-02-03 10:06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       来源:       字号:[ ]

          临近开学季,冒充班主任收取费用类诈骗又将“卷土重来”,犯罪嫌疑人通过各种渠道混入学校班级微信群,修改头像、身份信息等冒充班主任,后在群内发布缴费信息,以收取书本费、资料费等名义进行诈骗。请相关人员务必提高警惕。

          一、入群方式

          1、犯罪分子在QQ上搜索关键词“班级群”,能找到很多班级群,如果班级群无需验证或群管理不到位的,很容易就被蒙混进群。

          2、犯罪分子通过学生进行手游、网游活动时,以“免费赠送游戏皮肤、验证身份”为由,要求对方发送班级微信群日常聊天截图和微信群聊二维码,借此混入班级群。

          3、犯罪分子通过盗用学生、家长和老师的QQ、微信等社交账号,获取相关个人信息后进行伪装,实施诈骗。

          二、诈骗特点

          一是缴费类诈骗。诈骗分子通过盗取或克隆老师的微信或QQ,以各种方式混进家长群,利用家长对老师的信任,假借老师之名,以需要缴纳服装、教材、资料等费用为由实施诈骗。诈骗涉及的“单价”并不高,有时恰到好处为了不引起家长怀疑,一般要求“缴费”的金额都比较小,单次在某一班级骗取的金额不多,但会混迹于各种班级群用同样的套路实施诈骗。

          二是谎称孩子出事类诈骗。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家长联系方式,冒充学校领导、班主任等给学生家长打电话,以“孩子刚到学校出事了(如生病、晕倒等),需要住院,急需家长转账汇款支付医药费用”等为由,在家长未经核实且情绪慌乱的情况下,引导家长将钱款转账到指定银行账号实施诈骗。

          三是点击链接类诈骗。诈骗分子冒充老师给家长发送带有链接的短信,谎称点击链接就可以查看孩子的相关信息。这种链接实则为木马链接,点击后个人信息将被盗取,诈骗分子进而骗取验证码,盗取受害人银行卡中资金。

          四是机票、火车票退改签类诈骗。诈骗分子以“航班、列车因天气、故障等原因被取消,办理退改签可获赔偿”或“受疫情影响”等为由,诱导受害人点击虚假网址,要求提供验证码等信息,进而盗取受害人银行卡中资金。

          五是助学金、助学贷款诈骗。诈骗分子冒充学校或教育局工作人员,谎称有针对贫困学生的助学金,提供信息办理相关手续便可将助学金转入家长账户。得到相关信息后又以缴纳相关费用为由,让家长转款实施诈骗。

          三、警方提醒

          一是加强工作群管理。各班主任可对本班级的群成员身份进行核查,对身份存疑的尽快清除出群。并启动入群验证功能,避免陌生人随意加入班级QQ群、微信群。

          二是加强沟通核实。如遇班主任在群内发布收费信息等,学生家长可以通过向班主任直接打电话、发短信沟通核实,或者等孩子放学回来后再确认缴费事宜,不要在扫家长群中来源不明的二维码付款,避免被骗。

          三是加强预警报案。开学前,学校相关负责人可以在班级群发布宣传预警信息,提醒家长注意防骗。一旦发现可疑情况,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。

       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

        关闭窗口